返回首页

有关啊焦荷菏典莹网友是如何评论的!

2023-06-20 07:45来源:互联网 点击:94次

  据小扎的ins介绍,作为时隔3年更新的换代产品,它不仅是一款VR头显,更重要的是支持MR效果,就差把“干翻苹果”写在推文里。

  在AI技术占据科技头条的当下,曾经火热的头显概念再次频频出现,包括三星电子也三星电子布推出面向商业的XR设备芯片。

  在官网放出的WWDC预告里,一系列信息已经明示了这款头显产品的存在,包括弧形的海报图案、AR 效果下的活动预告,以及网友们恶搞的“隐藏彩蛋”——VR headset unveiled at WWDC(VR头显将在WWDC揭晓)。

  在笔者看来,在WWDC上发布头显无疑是最好的时间点:一方面,市场竞争对手并不多,留给苹果的市场足够大;另一方面,苹果真的需要一款新硬件来刺激下半年的销量。

  5月初,苹果给出一份史上最迟的Q2季报,受累于iPhone营收增长放缓迭加PC市场寒冬,苹果在营收、净利上罕见的出现连续两季同比下滑。

  其中,营收948.36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的972.78亿美元相比下滑3%;而净利润为241.60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的250.10亿美元相比下滑3%。

  最拖累财报的是Mac产品,其销量同比下滑45.5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而iPhone虽然维持增长,但在中国大陆的出货量也不断降低,完全依赖亚太其他地区的增长贡献。

  作为对比,Meta的Quest系列早已经过市场的“毒打”,在头显圈早有名声。同时Quest3在定价上499.99美元起(约合3500人民币),远远低于苹果头显的天价,更有成为爆款的潜力。

  相较于Quest 2,Quest 3实现“瘦身”40%,正面新增三大摄像模组,整个厚度大幅降低,但外观上没有更多改变。

  而号称业内标杆的苹果头显同样没能在外观上有太多创新,虽然头显正面被设计成一块轻薄曲面玻璃(类似滑雪镜),但依然保留着外界对头显“笨重”的固有印象。

  再看Meta的明星产品——Oculus Quest Pro,它结合了Pancake透镜、眼球追踪、面部追踪、彩色透视等强大功能的产品,但重量却高达722克。

  不难想象,这样一个重达1斤半的产品顶在头上,无论用什么姿势都难以称得上舒服,即便它的功能再强大,也难以长时间运行。

  回过来再看苹果头显,在库克设想里,这样的产品本应该是一款可以满足全天候佩戴需求的眼镜,可以替代iPhone的工作。

  但事实上,真正加上VR/AR技术后,眼镜形态的硬件产品很难塞下大大小小的摄像头与芯片,也无法设计充电模块

  以目前比较成熟的AR眼镜为例,其背后包括有光学厂商在视场角、分辨率等领域的钻研、电池厂商在电池小型化方向的努力,还有材料厂商在轻薄材质上的尝试,最终才汇集成一款AR眼镜产品。

  AR眼镜尚且如此,VR头显的难度就更大了。即便是智能手机,也是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才进入了超薄时代。

  除了硬件层面的问题以外,头显还要面临软件生态严重不足的困境——简单来说,头显生态开发的成本周期远远大于PC、手机等平台,且内容缺失严重,差距不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补齐。

  例如在游戏、电影、健身、直播等领域都需要推进一批精品内容,才能吸引来客户,但背后高额投入不仅制作成本极高,且跟不上硬件节奏。

  好消息是,苹果在AR软件生态上远比Meta等厂商准备充分,这将给未来的头显设备提供一次标杆案例。

  据报道称,目前Apple Store里已有超过14000款AR软件,同时苹果头显系统xrOS上将包括 Safari、照片、消息、地图、Apple TV+、Apple Music、播客、提醒事项和日历在内的多款内置软件,甚至有专为头显定制的 FaceTime 应用程序,未来也会提供大量第三方应用。

  既然如此,为何科技巨头们又要费尽周折推出头显产品?——无非是消费电子市场真的太难了,只有投身新赛道才有可能挖掘到新技术的无限可能。


上一篇:容(rónɡ)偷(tōu)佃(diàn)到底是什么原因?   下一篇:有关千与千寻片尾曲怎么解读?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广信息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