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“把善良的家风传承下去”

2023-05-16 20:20来源:互联网 点击:94次

  今年64岁的张二玲,是一位善良的农村妇女,1959年出生在包头市石拐区白狐沟街道脑包沟村前店小组。1980年,张二玲和本村的青年王元海结婚。婚后,她赡养双方老人,抚养3名子女成长成才,给予3位智障小叔子母亲般的关爱,与乡亲们和睦相处。40多年来,生活虽然不易,但她始终以乐观的心态,积极面对困难,用爱心和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

  5月12日,张二玲作为全国最美家庭候选户代表、我区五好家庭代表,来到“激扬家国情·奋斗新征程”2023年内蒙古最美(五好)家庭揭晓暨家庭教育推进会现场,接受自治区妇联授予的荣誉。

  1981年,张二玲的公公去世。后来,婆婆得了尿毒症,她端屎端尿,夜以继日地伺候老人。张二玲的父亲得了脑血栓,又跌断了腿,她伺候床前;母亲得了风湿病,不能动弹,她伺候左右;姐姐得了癌症,弟弟脑出血,她忙前忙后照顾。

  张二玲的3个孩子出生后,他们的日子困难更多了。但是张二玲依然是乐观的。她经常说的话就是:“这点儿苦都是暂时的,谁家还没点儿难处了。”

  40多年来,张二玲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,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。吃完早饭后,养羊、喂猪、喂鸡、干农活……晚饭后,再给家人缝补、洗衣服,一直忙到半夜。

  即使这么忙碌,她也不忘帮助邻里,谁家有急事,找她帮忙,她从来都是放下手中的活儿,乐呵呵地去帮助乡亲们。

  “老伴儿是个善良人,这辈子遇上她,是我的福气啊!这个家全靠她,谁能像老母亲一样,照顾我那3个智障的弟弟哩。”王元海谈起老伴儿张二玲,充满着感激。

  3位小叔子虽然跟张二玲年龄差不了几岁,但是因为先天残疾,没有自理能力。小到吃饭洗涮,大到看病就医,全靠张二玲。

  为了3位小叔子,她从不敢离开家太远,怕他们吃不上热乎饭,又怕他们冻着。女儿坐月子,她没法去照顾,也没法帮忙带孙子、外孙。2014年,老伴儿做手术,她也没能陪在身边。

  2019年,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的帮助下,3位已经60多岁的小叔子,被安置到了当地敬老院安度晚年。

  5月14日一大早,张二玲的女儿王飞燕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,说当地政府以及各级妇联组织正在积极协调给张二玲申请廉租房,同时,各级妇联还要来慰问送关怀。


上一篇:真刑!上海一女子为帮闺蜜这忙把自己“搭进去”了!   下一篇:学深悟透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广信息
热门文章